SEARCH
一、建筑防煙排煙系統(tǒng)技術(shù)規(guī)范
4.4.9 當?shù)蹴攦?nèi)有可燃物時,吊頂內(nèi)的排煙管道應采用不燃材料進行隔熱,并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離。
在建筑材料中是屬于可燃或者不燃,但測試的方法并不是像很多現(xiàn)場人員一樣,拿著打火機試一試能測試出來的。
之所以有這種認知,是潛意識有一種認為,不燃以外的就是可燃。其實任何東西都是可燃的,不然為什么天上會出現(xiàn)流星呢,只要溫度足夠高,絕大多數(shù)東西都可以焚燒的。
想要辨別是不是可燃的做法是:根據(jù)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 GB8624-2012的標準確定。
分為:不燃A級,難燃B1級,可燃B2級,易燃B3級。一般來講,日常認為燒不燃的就是不燃A級。
但有一些材料綜合考慮也歸為不燃A級,例如石膏板本身達不到不燃A級的要求,但是由于使用非常廣泛,而且沒有合適的替代品,規(guī)范把帶有龍骨的石膏板吊頂歸為不燃A級。
也就是燃燒性能,除了與材料本身有關(guān),和其結(jié)構(gòu)形式,安裝位置都有關(guān)系。
吊頂內(nèi)部的金屬線槽、鋼管、鍍鋅風管這一類的肯定屬于不燃,而線纜的外保護層、管道的保溫材料,這些就有可能屬于可燃材料。
管道、風管的保溫材料使用比較多的:橡塑保溫、離心玻璃棉保溫。
一些高溫管道,例如蒸汽管、排煙管都會采用不燃材料,例如離心玻璃棉保溫,其燃燒性能為不燃A級。
二、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(guī)范 GB 51348-2019
13.9.1 為防止火災蔓延,應根據(jù)建筑物的使用性質(zhì),發(fā)生火災時的撲救難度,選擇相應燃燒性能等級的電力電纜、通信電纜和光纜。民用建筑中的電力電纜選擇除應符合本標準第7章的要求外,尚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、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公共建筑,應選擇燃燒性能B1級及以上、產(chǎn)煙毒性為t0級、燃燒滴落物/微粒等級為d0級的電線和電纜;
2、避難層(間)明敷的電線和電纜應選擇燃燒性能不低于B1級、產(chǎn)煙毒性為t0級、燃燒滴落物 /微粒等級為d0級的電線和A級電纜;
3、一類高層建筑中的金融建筑、省級電力調(diào)度建筑、省(市)級廣播電視、電信建筑及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,電線電纜燃燒性能應選用燃燒性能B1級、產(chǎn)煙毒性為t1級、燃燒滴落物/微粒等級為d1級;
4、其他一類公共建筑應選擇燃燒性能不低于B2級、產(chǎn)煙毒性為t2級、燃燒滴落物/微粒等級為d2級的電線和電纜;
對于公共建筑來講,基本上符合第3點的范圍,也就是說,電纜的燃燒性能至少為難燃B1級。
三、根據(jù)實用供熱空調(diào)設計手冊(第二版)P1333
可以計算保溫厚度=(0.049/8.141)X[(280-82.5)/(82.5-35)]=25mm。
這個保溫厚度遠遠小于,一般認為:排煙風管保溫厚度40mm。